【觀點】鄉下‧「轉型正義」

不可以再悶不吭聲了。

今天早上阿龜和龜媽去菜市場買菜,看到了一大片的農田泡著水,正因為半夜下了雨,所以掩蓋過了光禿的表面,看起來蠻悲慘的。我好奇之下去詢問正在拔蔥蒜的老農,他說:「現在因為一雨則澇,蔥蒜不能泡水,不然種不起來。」問的當下,他正在收成地勢比較高的農地的蔥蒜,說話時憂愁滿面,眼神、語氣也充滿無奈。這樣看來,那位農夫應該只會種蔥蒜,就因為謀生能力只有一種,所以他才放任農地荒蕪。

老農的身影

失敗的農業轉型

記得幾年前,我家還有在種哈密瓜,有次偷聽到我爺爺和朋友聊天,他說:「價錢賤的時候,根本賣不到錢,整個賠本在賣,但還是得種,不然要做什麼?」這樣得無奈一直持續到現在。

十幾年前,政府一直在喊「農業轉型」、「精緻農業」,有一些的確轉型得不錯,例如七股的鹽田,但是有些都市和鄉下接縫的邊緣地帶,農夫依然痛苦,無助地苦撐,撐不下去乾脆不種,到了沒錢只好賤賣農地,就算農地還乏人問津,出售的看板都快被早掩蓋過去了。

鄉下DSCN2913-013

一大片的空曠農地已經七、八年以上沒有人種東西了,中央、地方政府有看到嗎?

雜草叢生與旱地

怎麼樣提振這地方的農業經濟呢?這應該困擾很多人,其實我也想不透,但關懷一下,想了一些問題,自己找了一些解答。

教育農民

農民有很多知識背景都不夠,甚至有些不識字,當然不懂可以怎樣因應天氣來種植作物,這就有勞政府聘請一些農業相關知識的老師教導農民,怎麼讓利潤提高,怎麼依季節來耕種,或者有相關農業知識背景的志工下鄉,來接下這重擔。

新聞人報社正期刊之前有採訪到年輕的彰化蚵農,他就是其中一個例子,到當地鄉下教導農民,當領頭羊,他教他們怎麼樣將養蚵轉型成觀光產業,有蚵可以收成,也有觀光財,例如不能用的蚵殼,可以彩繪變成裝飾,對於觀光客必定是新奇,想要嘗試,也會想要收藏的。

農民必須覺醒

以往農民都不知道怎樣爭取權益,不知道怎麼在法律的保護下去要求政府,但現在不一樣了,之前的國光石化,就有許多學生關注,許多學者帶頭抗爭,利用媒體的放大效應,督促政府。

而在改善農也方面也需要知識分子的帶頭推動,也要教農民如何爭取權益,改善自己的生活,怎樣讓政府注意到他們,如何在台灣的角落發出聲音,藉此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,不要一直安靜承受,讓農田光禿禿,任其荒廢。

荒涼的農地

留下年輕人

大家都知道年輕人喜歡到大都市發展,因為感覺工作機會多,而且許多年輕人都鄙視農業,卻忘了台灣以農立國,近代的孩子都不知道農業的重要性,我算是末代農村孩子有跟著一起去種過田的,所以很了解農業發展得辛苦,也知道農業發展的重要性。

我住的地方是七股,是台南鄉下人口流失最多的區域,阿龜以後也必須先到台北找工作,我想很多人也不例外吧,都往工業區、都市邁進,因此人力一直缺乏。

這方面政府要提供的是「願景」,也就是不久以後「可兌現的」承諾,讓年輕人可以安心的在鄉下發展,讓一些對於農業有興趣的年輕人可以傳承上一代,但現在的政府卻是提不出這些願景,讓有志想在鄉下安居樂業的年輕人,有足夠的作夢空間。

提倡環保、樂活概念

所謂的轉型正義,常常用在政治、法律上面,對於以前政府的不公不義做補償,現在對於農民何嘗不是不公不義,進入現代化與後現代社會,政府一直只注意工業、商業發展,就算是有意識到農業的弱勢好了,所做的事情也不夠力,設想得不夠周到,讓城鄉差距一直擴大,也持續在惡化當中。

政府如果多提倡環保、樂活概念,因為這些是與農業可以並行的,順道推動了觀光,讓人潮在假日休閒時,可以往鄉下移動,增加農民的觀光財。

 

不可以再悶不吭聲了。

推薦閱讀

相關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