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影評】有任務的旅行 One journey,one mission

對於未來有些困惑,就出去旅行吧!「一生總要為台灣出一次任務」,這個標語很吸引人,總分給6.5分,旅行就是出任務,為自己也為了台灣。(本篇圖片擷取自世界公民島)

有任務的旅行

給自己一個理由 出去走走

不為什麼,就為了自己,給自己一個理由出去走走,電影裡的例子,有些充滿感動,有些其實充滿一些霸權在其中運作,看了有些不舒服XD,但沒有很嚴重啦!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斐濟的這趟旅行,可以說是最成功的。

心耘第一次造訪在當地結交朋友,留下深厚的情感,第二次造訪一見如故,如同許久未見朋友一般,離別時更是刻刻骨銘心,捨不得之情溢於言表,真情流露,「交朋友」而非來到「蠻夷之邦」的觀光凝視的態度,這一個是做得最好的。

另一個值得提的是亞斯伯格少年柏鈞,前往法國追逐達文西的足跡,這是一種「自我實現」的旅行提升,其中以他自身的身體狀況,加深了「你也要出去走走」的印象(連封閉的他都走出去了,那你呢?)。依著自己的理想,出去走走尋找探索,真的是現在年輕人最缺乏的!

最後有一個因為曾到綠島打工度假的少女雅琪,因為深受綠島的水中美景感動,在這次任務中飛往日本,替綠島跟直島締結「姊妹島」,最後雖敗猶榮,這一段也利用海龜的意象,來形容這次每個旅行的青年,從跌跌撞撞中獲得自己想找尋的答案。

有任務的旅行-2有任務的旅行-3

擺脫海島情節與媒體世界觀 給自己更廣大的視野

電影裡灌輸一個觀念,台灣沒有不好,台灣很好,我們必須把世界各地的好帶回來,讓台灣更好,這個理念其實阿龜認同。

在台灣,許多年輕人的世界觀可能透過書本,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、體制或歷史,丟下書本後什麼都沒進步,再加上「媒體創造的世界觀」讓台灣人的視野越來越狹窄,媒體關心的事情:八卦、娛樂、瑣碎小事,幾乎都困在台灣本島,尤其是70、80、90年代後的年輕人,從出生就對於媒體的依賴性很強,世界觀可能侷限程度更大。

很多人的世界觀,不可否認是來自於媒體,透過「挖掘真相」包裝新聞,然後排除到必知的國際消息,讓部份的人認同媒體排除這些重要訊息的正當性,除了這些小事情的真相以外,有更巨觀的世界各地等著我們了解。

曾經在臉書上看到有人發表對於媒體的意見:馬習會這麼重要的事情不報不討論,盡是賣淫的新聞,這也看得出來台灣已有許多人對於媒體出現厭惡。既然從大眾媒體上看不到世界,那就靠自己吧!

其實,走出去看到的東西,除了交流以外,能讓更多人知道台灣,自己提升以外,台灣也能跟著提升,每個人一點點,逐漸改變。

有任務的旅行-4

預告片

推薦閱讀

相關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