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影評】太陽的孩子 Wawa No Cidal

「我們不是窮,只是沒錢。」辭職回鄉的Panay跟他的女兒這麼說。

趕最後一波進電影院看,覺得還好有趕上,不然又要錯失一部不錯的電影,總分可達8分。

太陽的孩子

大地之母

真實故事改編,講述導演之一勒嘎‧舒米的母親舒米‧如妮推動水梯田溼地復育的真實經歷。

除了感動以外,本來以為是非常悲情的電影,但是其實還好,只是電影的最後看似開心,其實又是一個悲傷的輪迴。

阿美族是母系社會,所以象徵母親的土地也在阿美族人眼裡是非常重要的東西,因為土地養活了族人,得以溫飽,有家可歸,就像母親一樣的溫柔,女生當主角除了與事實相符以外,另一方面還代表了電影裡重要的「土地」問題。

太陽的孩子-2

對於現代化、城市化趨之若鶩,因此開發被奉為圭臬,觀光業盛行,除了景觀優美之外,東部的原住民文化,他們成為被「觀看」的對象,通常旅客以奇景觀之。再撇開原住民的問題,藉由平等的競爭,女性的表現突出甚至比男性還要好,打破從古以來的窠臼,女主角Panay在社會上工作的能力,在電影裡不斷被證實。

Panay名字是「稻米」的意思,為了修好水圳實現年邁罹癌的父親最後願望,也幫部落重回耕作,自給自足的生活,四處奔走面臨並解決許多問題,但最後稻米收成卻是因為抗議事件被電視播出,外界給予支持(或者說同情比較恰當)才得以瞬間賣完,安心舉辦豐年祭。

如果以因禍得福來形容,是很客氣的說法,在我看來是非常悲傷的,必須要靠「事件的製造」才有辦法得到注意,而正在不見消失的文化,本來就應該要時常得到人們的正視關心,但城市化也讓所有人(包括原住民),變得「標準化」了,潛移默化的理所當然,令人不自覺。

這裡的母親Panay是整部故事的靈魂,大地、女性主義象徵充滿電影裡,跟近期熱映的「高年級實習生」比起來,都可以當成相同的典範,但具有不同的代表性,差別在於一個「現代化」,一個在保護部落人的文化與傳統。

太陽的孩子-3

該為自己的出身驕傲–身分認同

為了得到修水圳經費,Panay到大學進行一場演講,她說,從小被當成「部落之光」,演講的時候「字正腔圓」口音完全不像原住民,最後在外縣市受教育念大學,從事記者行業。「不像原住民」對於以前的Panay是光榮,在演講中「部落之光」對於現在的她反而覺得羞愧,反過來想,她也因為她是原住民感到驕傲。

外界給予的標籤,外界投射的奇異觀看眼光,讓許多原住民刻意隱藏自己的「特色」,因為這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跟「一般人」不一樣,而「太陽的孩子」有意識的要喚起某些觀念,原住民應該對「自己身為原住民而驕傲」。

太陽的孩子-5

以前,阿龜剛上大學搬上台北,班上的同學看不出、聽不出我是台南人,也讓我感到欣喜萬分,多半是因為出於鄉下的自卑、只是越了解到都市的冷漠,就越想念南部的熱情與家鄉的溫暖,才會開始強調自己是台南人,不屬於台北,為自己身為台南人感到驕傲。

回到正題,Nakaw是Panay的女兒,她一開始對於賺到人民幣非常開心,弟弟也童趣的說「人民幣好大」,Nakaw在電影裡對於自己要跟市區的小孩賽跑感到怯懦,母親用原住民的精神鼓勵她,接下來與母親一起經過這一切變動的她,開始體悟到自己身為原住民的驕傲與責任,即使因為跑步被選到台北學校念書,我想她應該也不會忘記自己的「驕傲」吧?

上一代曾經為了身分認同而迷失,而下一代雖然還是免不了要經過「社會標準化」的過程,我們可以期許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出身,記得要回來吧?

太陽的孩子-4

預告片

推薦閱讀

相關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